文 |地缘历史档案
编辑 |地缘历史档案
声明:拙见在此,抛砖引玉。诚邀您点个「关注」,方便日后交流。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,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。真理越辩越明,感谢您赐教!
声明:拙见在此,抛砖引玉。诚邀您点个「关注」,方便日后交流。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,我尤其期待听到您的不同见解甚至反对意见。真理越辩越明,感谢您赐教!
你有没有发现?法国人长得特别“法国”,可你一细看,又总觉得他们不像一个统一的人种。
展开剩余86%北边的人像德国人,南边的人像意大利人,还有些人脸上写着非洲或者中东的痕迹。你在巴黎街头走一圈,看到的“法国脸”,千奇百怪,几乎找不到规律。
可问题是,法国这个国家已经存在一千多年了,这些人到底是谁?他们怎么就成了“法国人”?法国人的长相为什么这么混?今天我们就来掀开这个真相。
一千五百年前,一切就已经注定了
法国人的“混血史”,是从罗马帝国之前就已经写好剧本了。 最早这片土地上住的是高卢人,也就是凯尔特人的一支。
他们主要生活在今天的法国中部和西部,靠畜牧和农业为生,说的是高卢语,信的是部落神。
他们的外貌有明显的凯尔特特征: 中等身材,白皮肤,深色眼睛,头发偏红或者深棕。这种长相,在今天的 布列塔尼还能看到一些遗存。
然后, 公元前58年,凯撒来了。一场大战下来,200万高卢人死了,这个民族基本被打残。从此,法国南部变成了罗马人的地盘。
大批军人、商人、移民进驻,用拉丁语、罗马法律、罗马建筑彻底重塑了这片土地。他们也带来了另一套基因: 黑发、深瞳、偏深的肤色和柔和的五官。
南法直到今天, 普罗旺斯、朗格多克这些地方的人看起来都像是意大利人或西班牙人。
接下来是第三波, 法兰克人。 五世纪的时候,西罗马帝国彻底崩溃,法兰克人趁乱南下,占领了整个高卢,并建立了法兰克王国。
这就是“法国”(France)这个名字的来源。 他们是日耳曼人,长得高大、金发碧眼、脸部棱角分明。他们的基因,直接影响了巴黎以北的大半个法国。
再往后, 到了9世纪,维京人来了。他们定居在北部沿海,变成了 “诺曼人”。
你今天去诺曼底,就能看到很多人长得像北欧人: 浅色头发、浅色眼睛、高个子、脸部轮廓硬朗。
所以,到了中世纪的时候,法国这片土地上已经融合了三大人群: 凯尔特、拉丁、日耳曼。从血统上看,法国人就是欧洲最早的“混血项目”。
看脸就能看出你从法国哪来
法国人的长相之所以特别,是因为它并没有统一标准,而是一个“拼图”。
你从巴黎往北走,到诺曼底和皮卡第,能看到明显的日耳曼特征。 金发、灰绿眼睛、身材高大、面部线条清晰。
这些地区长期受德意志影响, 甚至二战前还属于德语文化圈。
法国的的南方人就不一样了。 普罗旺斯、马赛、图卢兹,这些地方的人五官柔和,肤色偏深,很多人黑发黑眼,和 意大利人几乎一模一样。
这是罗马人留下来的基因,几千年也没淡化。
西部的布列塔尼,那是凯尔特文化的孤岛。 那边的人,头发偏黑,眼睛偏绿,脸型稍宽,颧骨高,跟爱尔兰人和威尔士人有非常强的相似度。
语言上,布列塔尼语和威尔士语、爱尔兰语也有联系,说明他们确实是一家。
而最神秘的是比利牛斯山脉的巴斯克人。 他们的语言不属于任何已知语系,DNA也和周围人差别巨大。
科学家至今搞不清他们是从哪来的。但他们的脸,也被法国吸收进来了。
这些区域差异,早在18世纪末就被法国政府注意到了。当时人口统计就显示, 法国人的外貌和语言差异极大,根本统一不起来。
但当局决定用法语、法律和国家认同来整合这些差异。这也奠定了法国 “政治统一、文化多元”的国家结构。
近现代移民潮,把“法国脸”重新洗了一遍
进入工业时代后,法国人的外貌再次发生了巨变。这次,不再是欧洲内部的融合,而是全球范围的输入。
第一次大规模变化出现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。 那时法国工业化迅速发展,但本国劳动力严重不足。
政府开始大量引进外籍劳工,最多的是意大利人、波兰人和比利时人。1931年,全国外籍移民占总人口7%,创下历史新高。
这些移民大多集中在南部和东部,与当地人通婚后,进一步强化了拉丁和斯拉夫基因。
紧接着, 二战让法国损失了大量青壮年,政府再次开启“引进外援”模式。这次选择的是殖民地。 北非三国(阿尔及利亚、摩洛哥、突尼斯)成为主要来源地。
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后,约有100万“黑脚”法裔和穆斯林家庭迁入法国。
随后还有更多的马格里布移民涌入。他们的外貌很有辨识度: 小麦色皮肤、黑卷发、浓眉、宽鼻翼。
你现在去马赛、里昂、巴黎的郊区看, 很多年轻人长得就像突尼斯人或摩洛哥人。 1999年,马赛的马格里布裔人口已经占到三分之一。
到了20世纪末,法国又迎来了撒哈拉以南非洲、东南亚(越南、柬埔寨)、中东等地区的大量移民。
今天的巴黎地铁上,你能看到几乎所有人种的脸。这已成为现实,形成一种新常态。这些新面孔,彻底打破了“法国人长什么样”的幻想。
法国人没有统一的脸。 法国人这个身份,来自共同的语言、制度和文化归属。
这也是法国社会矛盾的根源之一。 政府坚持“共和平等”,不区分族群,不记录民族信息,所有人都被称为“法国人”。
但现实是,外貌、语言、宗教、文化差异一直都在。一旦经济下行或者社会紧张,这些差异就会变成矛盾的爆点。
法国依然坚持一种理念: “法国人”这个身份,建立在认同法语、接受法国制度、参与法国社会的基础上。
这是一种冒险的选择,也是一种极具挑战的社会实验。
有一天,“法国脸”可能会有新的定义,但那张脸不会来自某一种族或历史,它属于未来的“法国人”。
发布于:河南省金牛配资-股票配资炒股网-南京配资炒股-证券配资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